黄山市歙县医疗保障局:创新模式“巧”升级 医保“五办”群众点赞

发布日期:2023-05-15 17:46信息来源:市医保局 责任编辑:市医保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2023年,歙县医保局全力打造创新升级版“五办”服务模式,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持续用情用力,突破定势思维,让医保服务“再提速”。

异地就医“便利办”,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异地就医电话备案,看病方便多了,不用垫付,出院就能结算,感谢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致电歙县医保服务大厅咨询异地就医政策的张女士赞叹不已。

歙县医保局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异地就医备案管理,提供更加规范、便捷、高效的服务,基本实现医保异地就医备案服务的线上线下及省内外跨区域通办。异地就医备案业务既可以前往线下医保窗口办理、也能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支付宝APP、皖事通APP、省市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线上办理。备案后,异地就医人员出院就能实现医保直接结算,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少垫资”。2023年1-4月,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5027人次,医保支付2179.53万元,其中住院结算1990人次医保支付2164.94万元,门诊结算3037人次医保支付14.59万元。

全民参保“精细办”,推进医保精准扩面。

“宝宝出生不久就住院了。幸好新生儿参保缴费,手机就能办,这下放心了!”歙县郑村镇的新手爸爸郑先生满意地说道。

今年以来,歙县医保局围绕改善和保障民生要求,建立医疗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公安、民政、卫健、乡村振兴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依托全民参保数据库,以2022年全县38.9万参保人口为参考,开展全民参保动员和登记工作,引导和帮助未参保单位和人员参保缴费;各乡镇分村分类建立参保台账,做好精准扩面参保计划,确保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常住人口参保率达到98%,特殊困难人群参保率达到100%。通过服务下沉、职能下放、端口下移,强化工作人员“一专多能”“一职多用”“一窗多办”能力,立体化多路径强化参保扩面,对新生儿、老年人和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宣传,进家入户为群众讲解参保政策,现场演示手机缴费流程,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解答,使广大群众能够明白参保、放心参保;加强与人社、人民银行、税务等部门业务衔接,方便群众参保登记缴费“一站式”联办,让群众“多个窗口跑、等待时间长”现象不再发生。

看病就医“刷脸办”,科技助力智慧医保。

“滴~”的一声,刷脸就能完成就诊挂号和医保结算,家住歙县徽城镇斗山社区的吴阿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了一把“新时髦”。

2022年起,歙县医保局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大力普及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通过刷脸就医服务终端,实现医保服务全新升级;加快促进使用率8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投放,同时鼓励结算量较高的村卫生室、诊所、药店自行采购设备,根据使用情况给与奖补,其中使用率达85%的村卫生室、诊所、药店,补贴设备采购费用的50%,使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补资金提高2%;广大参保群众在医保查询、看病买药、报销支付等业务场景,均可通过“人脸识别”场景办理,真正实现“解放双手”。2023年1-4月,歙县已投放“刷脸就医”服务终端30台,支付应用突破28万人次,信息化建设“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效明显。

大额费用“暖心办”,贴心服务特殊群体。

走进歙县医保审核结算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就是两面红彤彤的锦旗。“这是去年两位办事群众送的,说实话群众的认可比什么都可贵。”审核结算负责人叶璐介绍说:“去年开始我们开通了大额费用快速结报渠道,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不少‘燃眉之急’!”

歙县医保局聚焦群众关注的医疗保障领域的“烦心事”,解决群众“报销难”的问题,全面提升医保服务质效,对因转外就医、慢性病就诊、落地参保等情形下垫付的医疗费用,因资金垫付大、其他保险需要医保结算单等,为此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行医疗保险大额费用零星报销材料单独受理,缩短经办和基金拨付时限,力争做到“审核复核不过夜,结算制表只一天”。同时,将大额费用“暖心办”经办情况纳入规范化建设和行风建设考评,将满意度评价结果纳入各乡镇卫生院和医保经办业务的年度考核范围,确保经办服务“暖心”又“贴心”。2023年1-4月,已受理大额费用快办申请144人,拨付资金338.6万元。

慢病准入“协助办”,生成基层经办脉络。

“现在慢性病鉴定在皖事通里就能办了,昨天社区的小张刚教会我,我来教你吧!”某小区门口,刚买菜回来的朱阿姨一脸兴奋地边说边指导着邻居操作手机。

歙县依托已有的县、乡、村三级医保服务网格体系,充分发挥医保服务窗口工作职责,常态化为参保群众提供慢性病证协助办理服务,同时结合各乡镇及社区的人口规模、服务半径,统筹调剂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诊疗时,对基本符合条件的患者,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引导、协助其申请办理慢性病证。对已经办理慢性病证的,宣传慢性病证使用范围和政策,引导其按规定充分享受慢性病医保待遇;对明显不符合慢性病证办理条件的及时宣传解释;对医保经办机构审核暂不符合办证条件的,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做好后续办证的跟踪服务,将经办脉络伸展到每个村镇,确保基层医保工作有人落实,基层群众需求有人回应,实现“应办尽办”,切实减轻参保人员门诊就医负担,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2023年截至4月底,全县已办理慢性病证患者达5.1万人次,年均门诊量约19.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