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休宁县医保部门:多维发力提质效 精准参保惠民生
黄山市休宁县医保部门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医保参保征缴工作提质增效。截至7月底,全县基本医保参保达22.35万人,其中居民医保参保195847人,今年以来新增2267人,职工医保参保27682人,较2024年底净增273人,参保覆盖面与保障效能持续提升。
立体化宣传浸润,筑牢全民参保思想防线。以提升群众参保主动性为核心,构建多维度、分层次的政策宣传体系,让医保政策深入人心。典型案例引领,强化参保自觉。精选“医保报销解民困”“未参保遇困境”等真实案例,具象化呈现参保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效激发群众主动参保意识。创新载体赋能,拓宽宣传边界。在延续宣传栏张贴、社区入户等传统方式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制作政策解读视频、动漫、音频等通俗化素材,依托微信朋友圈、视频号、“村村通”广播等渠道广泛推送,让医保政策触达更便捷、理解更轻松。分层精准宣讲,实现全域覆盖。联动乡镇、村(社区)力量,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特色宣传活动,在乡村,借助庙会等民俗活动、文旅场景设置咨询台,发放图文手册,吸引1.2万余名村民参与,同步发动村组干部入户“面对面”解读;在城区,组织开展“医保课堂夜市”等品牌活动,由经办人员结合实例讲解门诊共济、异地就医等热点政策,服务群众超2.5万人次;在企业,常态化开展“医保课堂入企”行动,用通俗语言和真实案例为职工算清“经济账”“长远账”,持续提升职工医保政策知晓度。
便利化服务升级,畅通参保征缴 “最后一公里”。聚焦群众办事便捷性,优化服务流程、延伸服务触角,让参保缴费更省心。“线上 + 线下”双通道办理。线上推广“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小程序等数字化渠道,实现参保登记、缴费“掌上办、即时办”;线下在全县2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1个社区及153个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医保服务窗口,将14项高频经办事项下沉至185个基层医保服务站(点),构建“全域覆盖、就近可办”的服务网络。跨部门协作“一体化”服务。联合税务等部门设立“征缴业务综合办”窗口,整合办理流程,提供参保登记、缴费、咨询“一站式”服务,减少群众跑腿次数。“上门服务”解民忧。针对农村留守老人、行动不便群体等特殊对象,组织村组干部、网格员进村入户,提供参保信息核对、代缴费用等贴心服务,切实解决自主参保难题。
数字化技术赋能,构建精准征缴智能体系。依托大数据技术提升参保管理精细化水平,实现从“粗放式”动员向“精准化”服务转变。实时监测动态预警。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动态追踪参保缴费数据,联动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数据资源,精准排查断保、漏保人员,生成预警名单并及时推送基层,为靶向动员提供数据支撑。数据分析科学调度。通过建立参保率台账,深入分析各乡镇、各群体参保数据,精准识别参保工作薄弱环节,针对性调配宣传力量与服务资源,提升工作针对性。精准服务动态跟进。联合多部门开展参保数据交叉核验,详细梳理未参保人员信息及原因;建立医疗救助“政策找人”机制,重点关注低保、特困等群体,确保“应参尽参、应保尽保、应享尽享”。
靶向式扩面攻坚,保障特殊群体全员覆盖。聚焦重点人群参保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落实困难群众资助政策。动态更新困难群众数据库,按照“分类资助、应助尽助”原则,为7588名困难群众减免参保费用266.86万元,实现困难群体参保率100%。紧盯重点群体应参尽参。联合公安、卫健、乡村振兴、教育等部门,定期比对户籍、学籍、新生儿、脱贫人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信息,按村(社区)建立“未参保人员销号台账”,开展定向动员。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摸排8次,排查推送未参保疑点数据2.93万条,新增参保新生儿323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人、脱贫人口123人。推进职工医保专项扩面。强化与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信息比对,全面掌握“单参养老未参医保”人员数据,通过进企走访、信函提醒等方式,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参保。今年以来,已推动35家企业为46名“单参养老”人员办理职工医保参保手续,进一步规范职工医保覆盖范围。